02.太极宇宙⑶
量子纠缠的存在,是微观粒子具有意识的证据。这给‘意识是物质的一个基本特性’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证据,其意义非同寻常。太极哲学世界观和西方唯物世界观非常不同。我们传统的哲学、科学、医学等等都是整体观,体现‘天人合一’。在微观粒子中就存在着意识,宇宙中万事万物既有物质的一面,同时也有精神(意识)的一面。量子纠缠可能就是微观粒子具有意识的证据。那种唯物论或者唯心论都是一种以倾斜的角度看世界的。那么,宇宙是否有意志?在哲学范围内,唯物和唯心两派谁也说服不了谁。唯物主义就认定宇宙是物,物外无它,宇宙物质产生物质;宇宙中的物性有阴阳是对立统一的双重合一的存在。”
廖大伟,“【太极】,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名词了。伏羲、女娲皇都‘昆仑山’。伏羲画卦,一画开天。阴阳互动,变动不居。”
米棣,“如果提前了解了你所要面对的人生,是否还会有勇气前来?我们生活在三维空间,四维时空。作为我们,无法选择如何诞生于世。可以说,【太极】是顶级哲学,也是探索宇宙的钥匙。”
廖大伟,“活着一天就挣扎一天。上古伏羲创建的先天八卦与中国阴阳学说,代表华夏族最早的宇宙观。”
史前,对于我们来说,那是一片朦胧的土地,一派神秘的时空。那里的天空该是何等的星光闪烁?广袤的旷野上会是哪般的炊烟烽火?那时的先人在进行怎样的刀耕火种?
相传太昊伏羲立都陈州城(公元前7724年—公元前5008年),纪年为罗奉元年,以青龙为图腾。借着观看日月星宿的分布,伏羲俯瞰地球的自然环境;通过仔细观察和认真思索,终于在宇宙的千变万化中,找到了大自然的规律,和一种代表自然的力量。但是在那个没有文字的远古时代,伏羲看到这一切一切之后,他就想,我用什么来表示这个宇宙自然的力量?世界上所有的事情就是一阴一阳的变动,一画开天,创造出了代表阴阳的符号。又根据阴阳合一,阴阳相对,阴阳互动的变化,创造出了八卦。先天八卦,只是个图形符号。伏羲很难得看到宇宙万物都在变,他会悟到有一个不变的东西,那就叫做规律。圆道周流,循环往复,中国人这些观念老早就有了。后天八卦,周文王所作,变为八八六十四卦,也是《易经》形成的基础。《易经》一书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春秋时期,孔子主张什么事情都要正名,先把名定好了,然后名正就言顺,名不正就言不顺。他取名字是很谨慎的,什么叫太极?‘太’是两个字,一个叫做‘大’,那一点就代表‘小’;所以太极告诉我们,大极了而且又小极了。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孔子非常了解伏羲,所以叫做‘太极’。自从孔子把它定名为太极以后,2500年以来没有人改动它。‘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极就是,一生分二,二可合一。阴阳鱼太极图源于道教,并长期在道教界内部流传。太极是道家哲学概念,这一概念影响了儒学、道教等中华文化流派。
米棣,“【太极】,就是宇宙万物万象共同的基因。阐明宇宙从无极而太极,以致万物化生的过程。其中的太极即为天地未开、混沌未分阴阳之前的状态。伏羲在7000多年前就告诉人们,宇宙中的一切,都是大自然内在的规律;而伏羲这一发现,从此奠定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基础。
太极图实际上就是一个抽象的、凝练的宇宙万物生成图。浑圆一体的图形图案可视作混元宇宙和谐的象征,宇宙内部被阴阳双鱼切割成对立的阴阳两极,阴阳两极间柔顺通常的大S曲线昭示着两极间无时不有的变化与无时不在的交、合。阴阳是太极变化而成的,阴阳离不开太极,太极也离不开阴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阳极了就成阴,阴极了就成阳,不停地在变化。生动活泼、栩栩如生的双鱼追逐图形,昭示着宇宙万事万物都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生生不息的运动观。太极图是中国古代人民概括阴阳易理,探讨宇宙人生变化发展规律的图示。
太极图看起来非常简单,一个圆圈,一个S曲线,两个圆点。构成简单明了的两条黑白鱼图形,这是十分杰出的构图,简洁、平衡、对称、协调,具体而又抽象。在简洁抽象的背后,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内容和意味。太极图是中国古人设计智慧的结晶,被西方学者贡布里希誉为‘一幅完美无缺的图案。’以简易的图形,表现了一个庞大、深奥、丰富的哲学体系,彰显了中华古人领悟宇宙自然变化之道的非凡智慧。
简单说,圆润的太极图形启迪我们,在一个矛盾对立中追求平衡,在众多矛盾平衡体中追求相互的包容、化合,以及平衡,在矛盾对立中走向多元的和谐统一,这才是事物发展的终极目的与永恒动力。但追求的过程中,所采取的方式方法也不会相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为事物不会因为个体的意志而存在。
太极哲学作为高屋建瓴的宇宙观,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文明的走向。太极图,人类文明萌动的火种,人类辉煌远征的象征,述说着人类文明的跋涉。这种来自根脉的规定性,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天井如同镜头,抬头仰望,皎洁的月光和满天的星星,给人一种乌托邦的遐想。米棣,“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这大到无穷,其实就没有了,因为你根本无法窥探其全部;小到无尽,其实就变小了,因为你根本就找不到它。在哲学上可以这样表述,能够为我们指引方向。那么,宇宙到底有多大?”
廖大伟,“伴随着天文望远镜技术的发展,以前人类没有看见的宇宙结构被天文物理学家所发现。《新科学家》杂志发表的一篇论文称,在距地球150亿光年的区域,Eridanus constellation(波江星座),发现了一座横跨35亿光年的宇宙墙,将我们所在的宇宙与外面的世界分割开来。这堵墙是虚空的,里边没有像银河系一样的任何星系,没有星云团,甚至连暗物质也感知不到。科学仪器绘制的次声波构图显示那里寒冷异常,宇宙的任何能量和物质似乎被隔绝在这堵墙之外,它空虚到了连真空能都不存在的地步。这种巨大的虚空结构,用现有的宇宙架构理论无法解释,科学家们怀疑很可能与另一个宇宙有关。那么,我们所认识到的宇宙是有边界的;但同时我们也知道了宇宙之外还有宇宙,并且是平行或紧密毗邻的宇宙。
‘宇宙墙’这一观点还建立在推测的基础之上,是不是这个宇宙的边界,另一个宇宙到底存不存在,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米棣,“科学技术总是在发展,以后还会有更进一步的发现。”
廖大伟,“科学家们猜测,人类再过100年就会进入Ⅰ型文明,我们就可以完全控制地球。甚至能够控制天候、火山爆发和地震、全世界的动植物生态、地质组成和板块运动。”
米棣,“我们可考证的文明史不超过10000年,如果我们自己不作死,具有世界大同的风度,有正面外星人的帮助,地球文明还能够多存续很长时间。”
廖大伟,“ ‘平行宇宙’概念的提出,得益于现代量子力学的科学发现。‘平行宇宙’是指一个宇宙象细胞分裂那样从另一个宇宙中分裂出来,与原宇宙平行存在着的即相似又不同的一个宇宙。可能存在着和这个宇宙星球相同的、或是具有相同历史的行星,也可能存在着跟我们完全相同的人。同时,在不同的宇宙里,事物的发展会有不同的结果。在我们这个宇宙中已经灭绝的物种,在另一个宇宙中可能正在不断进化,生生不息。另一个宇宙的物理定律也会与我们这个宇宙不一样,但许多科学家相信这个仍然是科幻小说中的内容,不是实际的宇宙学理论。”
米棣,“根据太极宇宙理论建立起来的具有十一维宇宙结构的、大统一的现代宇宙数学模型。太极宇宙模型理论认为:大宇宙包括有形宇宙和隐藏宇宙,有形宇宙包括正宇宙和负宇宙;大宇宙的物质组成是由超能物质、正物质、反物质、暗物质组成;太极宇宙模型的数字模式正是十一维超弦时空结构的数学几何表现形式。太极宇宙模型理论可以恰当解释量子理论、超弦理论,而且使得广义相对论与量子理论、超弦理论得到了合理的统一。
在这一新宇宙模型中,宇宙分阴阳两种状态,叫显性宇宙和隐形宇宙,也可以理解为平行宇宙或正负宇宙。”
廖大伟,“所谓宇宙模型是对观测可及的大尺度时空结构和宇宙物质、能量演化的理论描述。它根据一定的科学定律和原理,将复杂的现实过程简化和纯化,给出某种定量的关系,说明宇宙的结构、运动和演化的规律,它是宇宙学的研究对象。”
米棣,“在这个宇宙新理论的新模型中,宇宙分为阴阳两个状态,称为主导宇宙和无形宇宙,也可以理解为平行宇宙或正负宇宙。太极宇宙模型图为我们研究宇宙提供了方向。”他看下四周,隐约能看到客厅里四扇雕花格子,月光透过窗棂照到屋里,像无数朵小花开在寂静的午夜。从天井向上望,星空里的那半轮月光,在这深宅,夜的魅影……
廖大伟看看时间说,“过零点了,休息吧。”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