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苦海茫茫中,劫难千千重。
修仙问道逢,殊途终归同。
狂刀斩苍穹,妖魔入荒冢。
悟断尘缘鸿,万事般若空。
一切皆随风,宛若梦中梦。
夜色撩人,清风吹拂,花草摇曳,皎月光辉倾泻,不时,几声野兽咆哮声随之传来。
一位少年,闭目盘坐在高山之巅,双手放在膝盖上,一股股青色真气绕身婉转游离,若隐若现,接着,少年双手旋合,身上一股股真气被引进双掌之间,形成一个青色的光球,最后,青色的光球化作一道道青色光线飞向深山也林各处,顿时,光球化无,双掌合并,遂引来许多飞禽、走兽、花草树木汲取这由真气而散发的灵气。
世间万物皆具灵气,灵气此乃万物生存之本,自然之灵气可直接吸收有效性非常低微,但人类修炼所成灵气对世间万物来说是上天馈赠它们最好的礼物,因为当灵气达到一定程度它们可以幻化人形,甚至像人类般修炼成仙,快乐齐天,当然这只是美丽的传说,因为在这里,从未有幻化人形的生物,至今也只有少年一个人生活在这里,更莫谈修炼成仙之事。
倾而,少年睁开了双眼,似乎因灵气巨耗之下的缘故,感到很倦,很倦,站起来的时候差点一个踉跄掉下去,即便以少年的功力,不慎跌落深渊,非死即残。少年看了看身上都被露水打湿了,不以为意,抬头望了望天上的皎洁的圆月,只见少年运起玄功,随即他的眼眸被一道青色光芒所笼罩,月亮散发出的一道白色的月光直击他的双眼,似乎在汲取着月亮散发的灵气。
顿时,少年感到身体非常充盈,月光笼罩全身,甚至有一点点的透明体质,他知道这样的机会并不多,他很喜欢这种被月光袭身的感觉,就像一种宗教的洗礼,很虔诚亦很舒畅。
过了许久,终于,少年感到满足,准备离开这里,一群散发着耀眼荧光的萤火虫在他的身边翩翩起舞,似乎在感激他的灵气的馈赠,其中一个飞落在他的手掌中,少年浅笑安然,将萤火虫放飞在天空,不一会儿,萤火虫们也飞走了。
少年离开,沿袭古道下山,此古道宛若一个卷轴,关于这条古道有这么一个传言,传言道:一个上古之神与一个凡间女子相恋,他们生活在这里,后来神魔大战,上古之神不得不离开征战,为了不让这个凡间女子受到妖魔鬼怪的侵害,故将他的上古神卷铺彻而成此故道,一直暗暗的保护着这个凡间女子,那个凡间女子一直希冀地等待着他的归来,然而,直到那个女子病死野荒,化为枯骨,上古之神也没有回来,因为她不知道他永远的回不来了,神界发生内乱,互相残杀,他被杀死了,只留下这件上古神卷,一直暗暗暗地保护着她,距今约千年有余。
少年听闻师父讲过此事,故每次走在此古道上,少年心中都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这种感觉直触心灵,他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去形容,但是每次回味都感到无可奈何的叹惋。
走了不久,终于到了山下,一片片桃花园林映入眼帘,桃花成群,随风摇曳,阵阵香气,芬芳馥郁,彩蝶恋花,绕花飞舞,飞禽走兽,穿梭其中,外人若见,必定流连忘返,赞叹果真是世外桃源。
到了居住地,,一个小小的茅草屋矗立在桃花群央,这是师父留下的唯一的不动遗产,此屋极具特色,依山傍水而建,地形依照八卦阵势而成,进入屋内,发现每间屋各不相同,但每屋的后墙皆挂同一标志:太极。屋内空荡,装置极其简单,除却一些古旧的家具,几乎一无所有。
少年进入后厨,在九宫格石缸里取出一些面食和桃花瓣,准备做一些糯团,师父做的糯团是少年的钟爱,只可惜自己永远做不出那个味道,总觉得还缺了点什么,只可惜师父一去,自己再也不能食之所味。
做好了几个糯团,留给小狗两个,小狗似乎不太喜欢,它喜欢师父做的饭,倒不是师父做的好吃的缘故,而是师父喜欢喝酒吃肉,总是逼迫少年去打猎,现在师父走了,少年很少出去狩猎,只在逢节时进行捕猎,不仅是狗,少年恐怕也渐渐忘却了肉的味道。
少年饭毕,进入卧室,只见布置极其简单,一桌、一床、一画和一些古朴的书籍以及一些生活必用品,就什么也没有了。因为他性喜简洁,若繁冗只会徒增烦恼罢了。
少年从枕头下拿起《易经》,仔细揣摩,少年至今还在前面几页徘徊,似乎时间永远定格在那一刻。其内容博大精深,晦涩难懂,少年坚信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