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万历十五年》
治大国如烹小鲜,明朝在万历十五年时,已是一条即将煎糊的鱼。
张居正看出鱼要糊了,想翻面,大刀阔斧革新,然而立身不正,只按个人口味调味,忘了众口难调,且任用私人,以威使众人畏,还抢了万历皇帝的主厨工作,越俎代庖,犯了众怒,自然被秋后算账,群起而攻之,一切作为也成了徒劳。
申时行以张居正为前车之鉴,明白不可激进,便改为文火,不断加水,以免糊得太快,但是不翻面,迟早还是要糊,于事无补。自以为中庸,实为捣糨糊,懒政渎职,欲以逸待劳,却是坐以待毙。
海瑞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但过于死板,行事缺乏现实依据,想要原汁原味,保持生鲜,直接将火熄了,然而半生不熟,如何能行?
戚继光虽有才能,惜人微言轻,作为切配工将配料都准备好了,尽职尽责,可是烹饪与他无关,做得再好也无益大局。
李贽心性如少年,见不得鱼糊,又眼高手低,只能在一旁疯言疯语,最后入了叛逆期,干脆离家出走,眼不见为净。
万历皇帝虽是主厨,可是有名无实,推开了张居正,其他大臣又了围上来,指手画脚,由不得他做主,一气之下便撒手不干了,美其名曰无为,实则像孩子赌气不见人,消极逃避。
其余人漫不经心,鱼糊了也与他们无关,偶尔吱两声,以彰显他们的功劳,暗中偷吃偷拿,中饱私囊。十年寒窗苦读,只为一朝金榜题名,然后升官,然后发财——鱼肉百姓,收刮民脂民膏。有了钱,就孝敬上级,私相授受,卖官鬻爵,继续升官发财。有了权,就提携乡里,结党营私,人多力量大,既可官官相护,又能诛锄异己。其上求生之厚,逼出个李自成来也不足为奇。
鱼要糊了,国也亡了,却视若无睹,不思考解决方法,不钻研本职工作,却尽在细枝末节上做文章,各种繁文缛节,如皇帝亲耕,经筵等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人前一套,人后一套,将这等虚伪的行为当作道德典范,然而皇帝依然昏庸,官吏依然贪腐,百姓依然饥寒,满嘴仁义道德,却通篇都是吃人二字,有何意义?以虚伪的道德作为最高准则,能力反而无足轻重,知贤不用,让外行指导内行,岂有不亡之理?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