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小说

《英雄不讳刘备的逆袭》最新免费章节第二十四章坐领徐州

大咖小说 http://www.dakaxiaoshuo.com 2020-03-23 22:00 出处:网络 作者:菽同编辑:拭朱砂
《英雄不讳刘备的逆袭》第二十四章 坐领徐州曹操与吕布争斗正酣,刘备迎来了人生又一次破茧成蝶的机遇。 曹操攻打徐州的时候,陶谦不过60岁上下,武将出身,身体健朗,根本没有考虑过接班人的问题。但是

第二十四章 坐领徐州

曹操与吕布争斗正酣,刘备迎来了人生又一次破茧成蝶的机遇。

曹操攻打徐州的时候,陶谦不过60岁上下,武将出身,身体健朗,根本没有考虑过接班人的问题。但是,曹操对徐州用兵,陶谦遭受惊吓、劳顿,一病不起。

经过战争摧残、笮融祸乱,让陶谦的实力和声望大为损伤。尤其是,笮融杀赵昱、薛礼等人,掳掠广陵郡的行为,让徐州地区的本土的士族和官员对陶谦和他的丹阳兵彻底失去了信任。

刘备的出现,让徐州本土的士族和官员嗅到了机会。在军事能力上,曾一度抵抗住了曹操的进攻,手中拥有关羽、张飞等虎将和数千精锐,足以压制陶谦留下的残兵败将;在治理能力上,礼贤下士,颇有政绩,在平原国已有证明。更重要的是,刘备是卢植的学生,又得到豫州名士陈纪的认可。更重要的是刘备实力比陶谦弱小,人也比陶谦儒雅,在徐州不会那样强势。显然,与武夫陶谦相比,刘备更符合他们的期望。

现在的徐州就像刘岱死后的兖州。徐州的土著势力需要一位新的代言人。

陶谦也知道自己来日不多,开始考虑接班人的问题。陶谦虽然病重,却并不糊涂。陶谦接班人其实可以从丹阳兵团中挑选,可以从徐州本土势力中挑选,也可以让自己的儿子接任。丹阳兵中的将领没有合适的人选,自己的儿子也没有足够的威信和才能。徐州的本土势力一直与自己貌合神离,自己强大的时候,尚能暂时武力震慑,一旦自己去世,丹阳兵团和徐州本土官员必然会内讧不止。

陶谦在病床上,专程让糜竺来。陶谦看来,糜竺是徐州巨贾,和那些名门世家有所区别,而且是他一手提携,所以对糜竺非常信任。陶谦开门见山问:“子仲,你看谁接任徐州之主最合适?”

糜竺也没有太多的客套,直接说:“除了刘玄德,谁也无法安定徐州!”

陶谦试探性地问:“你难道不可以吗?”

糜竺直接回答:“卑职没有这个能力。”

陶谦再问:“你看曹豹合不合适?”

糜竺再回答:“主公比谁都了解曹豹吧!”

陶谦若有所思,然后深情地望着糜竺:“可惜玄德羽翼未丰,若加以时日,必成大器,你们要好好辅佐他。”

陶谦去世,糜竺宣布陶谦的遗训,让刘备作为接班人执掌徐州。整个过程,都是徐州当地官员在操作,丹阳兵团的将领被排斥在外。曹豹没有想过自己接班的问题,但是希望能辅佐陶谦的儿子,以保住丹阳兵团的地位。刘备的武略,曹豹等人是见识过的,但是,刘备似乎与徐州的本土官员走得太近,这不得不引起他们的狐疑。

陶谦去世后,麋竺、陈登等人率徐州人民迎接刘备入主徐州。面对突然掉下的馅饼,刘备和曹操、袁绍表现大为不同。袁绍是“四世三公”。曹操宦官后代,得到兖州,又被兖州所抛弃。袁术也是“四世三公”,还拥有孙坚这样的虎将,却只得到一部分豫州。和他们比起来,刘备觉得自己暂时“配不上”徐州。

汉室衰落,天下纷争,朝廷的威信在很多人眼中已经当然不存。做管仲、乐毅已经不可能实现了。现在的汉家天子就像周平王东迁后的历任周天子,要想匡正朝纲,必须做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的诸侯,才有希望。刘备看着袁绍、曹操分别拥有一州之地,也有了当诸侯的想法。但是,刘备也有自己的疑虑,刘备并不是优柔寡断,而是做小本生意习惯了,机会面前显得谨慎。他需要观望,观望徐州是否真的需要自己。

徐州的官员来豫州多次,孔融也写信给刘备,希望他担此重任,刘备还是没有明确的答复。

陈登再一次来请并劝说刘备:“现在汉室陵迟,海内倾覆,建功立业,就在当下。徐州殷实富足,拥有百万人口(实际上已经没那多了),希望刘使君可以屈尊统领徐州。”

刘备没有回答。于是,陈登又说:“如今,我打算为使君聚集步骑十万,上可以匡世济民,成就春秋五霸一样的功绩;下可以割地守境,留功名于丹青。如果使君不见听我的建议,我也不敢听使君的安排。”陈登劝说刘备,和当年陈宫劝说曹操语言很相似,在陈登眼中,刘备也是能够成就霸业的人。

陈登的话,何尝不让刘备新起波澜。拥有徐州,凭借这块土地,就能做真正的诸侯,成就像齐桓公、晋文公一样的霸业。“尊王攘夷”何尝不比出将入相更实际。刘备基本上被陈登说服了。成就齐桓公、晋文公一样的霸业,此时此刻在刘备的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

刘备准备赴任的时候,陈群发表了不同意见,他对刘备说:“现在袁术的力量还很强大,如果现在就东取徐州,一定会与袁术发生争斗。要是吕布(吕布此时尚在兖州)乘机袭击我军的后方,将军可能陷入不利的局面。”后来事情的发展和陈群预测的基本一致。

身在小沛的刘备,依靠的就是徐州,他的职责就是守卫徐州。袁术对徐州早已虎视眈眈。陶谦去世,无论谁接管徐州,都会和袁术发起冲突,也必然会卷入中原逐鹿的漩涡。但是,刘备必须去,拥有徐州才能得到更加广阔的舞台。如果说陈群着眼的是未来,那么刘备需要思考的是当下;陈群只把刘备当成一名豫州刺史,刘备却想成为齐桓公、晋文公一样的人物;陈群所言的是未来的可能,刘备必须去争取另外一种可能。不去试试,谁知道结果怎么样呢

陈登也在为刘备入住徐州造势。他特意写信给袁绍,“我们共同推举平原相刘备作为徐州之主,让百姓能够有所依归。”袁绍立即表示对刘备的支持。

至此,北方暂时出现公孙瓒、袁绍、曹操、刘备四强并立的局面。

刘备的力量最为弱小。刘备入主徐州后,发现问题远没有自己想得简单。此时的徐州,根本不是陈登口中“彼州殷富,户口百万”。徐州本来有五个郡国。琅邪国治开阳,领13县。东海郡治郯县,领13县。彭城国治彭城,领8县。下邳国治下邳,领16县。广陵郡治广陵,领12县。

臧霸“收兵于徐州,与孙观、吴敦、尹礼等并聚众,霸为帅,屯于开阳”。昌豨同臧霸、孙观、吴敦、尹礼等人同样出身泰山群盗,占据了东海郡国。广陵郡的大部分地区已经被袁术实际控制着。对刘备这个徐州刺史来说,手里能控制的只有彭城国、下邳国和部分广陵郡而已。

刘备也没有气馁。他首先采用怀柔政策默认臧霸、孙观、吴敦、尹礼、昌豨占据一方的既定事实。臧霸、孙观、吴敦、尹礼、昌豨这些人基本上承认了刘备的宗主地位。随着交往的深入,昌豨最先和刘备亲密起来。

刘备争取外部势力支持,他没有选择继续与公孙瓒联盟,而是主动推举袁谭为茂才,向袁绍示好,缓和双方关系。然后,上表孔融为青州刺史,既是出于对孔融的尊重,拉拢知识分子阶层,也是将北海郡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多少有打算染指青州的意图。他也发现了,徐州本土官员和丹阳兵团之间的矛盾,刘备打算保留丹阳兵团的既得利益,同时重用徐州本土势力。如果是在和平年代,刘备可能有足够的时间去探索一条“中间路线”,并最终达到双方的平衡,甚至和解。但是,现在的刘备,在处理势力平衡的问题上,缺乏经验。

丹阳兵团战场上不落下风,在政治手腕上,明显不如徐州本土势力来的左右逢源。刘备被陈登、孙乾、糜竺等人包围,听到的总是,陶谦“背道任情”的缺陷,丹阳兵团的叛乱隐患,笮融事件的教训……总之就是打压陶谦的“丹阳帮”。而丹阳兵团却和原来一样,我行我素,丝毫没有把徐州本土势力放在眼里,依旧军纪涣散,甚至对刘备的律令,也阳奉阴违。自由散漫惯了,一时很难改过来。刘备一改陶谦的做派,对丹阳兵团的违法行为严惩不贷,这是丹阳兵团过去曾为遇到的,他们心里开始不安。

丹阳兵的行为,让刘备更加倾向与本土官员、士族合作。他任命东海人萧建担任琅琊国相;广陵海西(今江苏灌南)人担任东海国相;广陵人海陵(今江苏如皋)人张南为将军,并继续重用糜竺、糜芳、陈登等人。刘备与曹豹有战场过命的交情,而且为了徐州的稳定。

刘备考虑到自己初来乍到,所以没有及时夺取曹豹等人的指挥权,而是让曹豹等当阳军团将领继续带着军队,并驻扎在下邳,表示对他们的信任。不过这些并不能让他们感到安心。碍于刘备的实力以及徐州本土官员的支持,丹阳兵团将领只好暂时低忍耐。

0

精彩评论

暂无评论...
验证码 换一张
取 消